全国统一服务热线:020-38273030

站内公告:

海露欢迎您的光临!

联系我们CONTACT

地址:广州市荔湾区浣花路109号东鹏德宝商务中心16楼
热线:020-38273030

020-38273030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资讯中心 > 行业资讯 >

全面跃升农产品流通大国地位形成

2019-12-12 点击量:

新中国成立70年来,我国农业农村市场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。农产品流通体制不断健全,从统购统销到放开市场经营,从农民肩挑背扛、提篮叫卖到买全国、卖全国的批发市场网络,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。
 
供销社一手托两头
 
新中国成立初期,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,物资匮乏,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去供销社购买。“每当逢年过节,家里的大人就会早早去供销社门口排队,手里攥着宝贵的粮票、糖票或布票,有时是想买点米,有时是想扯块布给孩子置换身新衣裳。”今年70岁的刘大爷对于彼时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。
 
当时,供销社不仅承担着“卖”的责任,还担负着“买”的功能,农民将自产的茶叶、鸡蛋等很多农副产品拿到供销社换购商品,这些农副产品再通过供销社销往全国各地。供销社“一手托两头”,在稳定物价、调控物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 
改革开放以后,部分农副产品开始被允许流通,到1984年底,统购统销的农产品由180多种减少到38种。直到1985年,统购统销制度逐渐被取消,农产品走向了宏观调控下的自由流通。
 
构建流通网络体系
 
随着农产品流通需求的进一步扩大,1990年10月12日,第一家全国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开业。随后,国家先后对油料、糖料、生猪等产品由实行指令计划改为实行指导性计划。到了1992年,我国的农产品购销政策进一步趋向自由购销。
 
1993年2月,《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》发布,明确要在两三年内全部放开粮食价格。至1993年年底,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最重要的农产品流通渠道,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正式走向了市场化。
 
然而,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中,环节众多、损耗严重、行情滞后等痛点十分明显。而农产品流通的最大“痛点”在于信息不对称,再加上我国农户传统的生产方式,导致众多农产品陷于“走不出去,卖不出价”的困顿局面。无论是对终端消费市场还是流通环节的从业者,这样的流通模式都过于昂贵且低效,链条环节重组势在必行。
 
加入WTO以后,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在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进程中持续深化。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农村电商助推“订单农业”兴起,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。
 
农产品流通迎来巨变
 
从田间地头的原材料,到适销对路的农产品,在过去的70年里,我国农产品的生产、加工、流通各个环节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 
现在,我国农产品市场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,逐步形成沟通城乡、衔接产销、运行快捷的流通网络,销售渠道多样且不断拓宽,建立起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,农产品“货往哪里卖”问题基本解决,多样化的渠道让农产品走向了更大、更广的流通市场。
 
数据显示,2018年,全国农产品产量超过23亿吨,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;今年上半年,我国农产品进口额1086.5亿美元,成为农产品贸易大国。我国农产品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,逐渐形成了包括横向、纵向的流通体系以及保障体系在内的完整流通体系,我国农产品流通大国地位形成。
 
农产品流通变革的过程虽艰难,但一直在不断发展,每一次进步背后都藏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。政府也聚焦人民生活,守护老百姓的“菜篮子”。据了解,早在1990年8月,国务院就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副食品工作的通知》,提出“城市市长对副食品工作负全面责任”。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重视下,“菜篮子”产品日渐丰富。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“菜篮子”工程建设的意见》,进一步强化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;2017年启动首次“菜篮子”市长负责制考核。“菜篮子”虽小,却连接着农产品和人民的生活。这一系列的政策为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 
未来,我国农产品流通还将进一步发展。日前发布的《中国农产品流通70年发展报告》显示,未来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势:由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,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;政策、投资、市场共同发力,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农产品有序流通机制;农产品流通将变得更高效、安全、健康、绿色、智能、生态;数字农产品电商将加速发展。
版权声明:此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